学锂电池技术 

就来蒲迅课堂

PUXUN TECHNOLOGY CO., LTD.
蒲迅技术有限公司
打造百年能源行业品牌
锂电池每周资讯
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xNzM3Nzg1OQ==&tempkey=MTEzMF9wUlJsNGtYcVllQTg1aVQ0cFp6R1RwamwtZGY2VkxqOVFDOGROYjlHdjVMMXNPZmpWTVBZYmtNNjBvVHJYaGNMN2ZEOW16c1pkSVFEc19kbFBCSEl4V0JSTkkwNVRhSDN2STNnWkdtWndMcFZyWWFUOF9helZRVzcwZElOYWFibmtULUxhaHFzaDRuUHpkc3RaU3o4akNYbF8xWVlnRm4xUjlkOG9Rfn4%3D&chksm=1be739bf2c90b0a9039b72f60ec3ba2dc25cf29158fdc64c72914e148331377143c5c6d14eeb#rd | 作者:蒲迅技术 | 发布时间: 1240天前 | 1299 次浏览 | 分享到:
9月3日,据盖世汽车报道,苹果目前正在访问韩国和日本的汽车制造商,公司计划在2024年推出“苹果汽车”。

报道称,苹果正拜访韩国和日本供应链和汽车制造商,为2024年量产Apple Car电动汽车做准备。公司已造访丰田汽车、SK集团和LG电子。双方讨论的主要话题是,在全球芯片短缺的大背景下,应如何生产Apple Car。


热点进行时

苹果


9月3日,据盖世汽车报道,苹果目前正在访问韩国和日本的汽车制造商,公司计划在2024年推出“苹果汽车”。

报道称,苹果正拜访韩国和日本供应链和汽车制造商,为2024年量产Apple Car电动汽车做准备。公司已造访丰田汽车、SK集团和LG电子。双方讨论的主要话题是,在全球芯片短缺的大背景下,应如何生产Apple Car。

在电池方面,出于安全性考虑,苹果正在考虑为Apple Car配备磷酸铁锂(LFP)电池而不是锂离子电池。但目前没有韩国制造商生产LFP电池,业内人士预计苹果可能与中国制造商合作开发这项技术。据此前报道,苹果已和比亚迪和宁德时代就电池问题进行了接触。

市场对于苹果何时推出Apple Car多有猜测。“锂电池之父”日本化学家吉野彰此前表示,如果苹果想在2025年推出电动车,那么公司在今年年底前可能就会宣布一些消息。


科隆


9月3日讯,有投资者向科隆股份提问, 贵公司Ec溶剂产品向哪些厂家供货?能应用于钠离子电池吗?


公司回答表示,您好,公司的产品EC主要应用于锂电池电解液中。感谢您的关注




产业报告


人民咨询


● 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维持高景气。在国家促消费政策下,自2020年下半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一直保持高速增长。

● 欧美加码新能源汽车发展。欧洲严控碳排放和高额补贴加速电动化。2021H1,欧洲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约102万辆,同比增长184%,渗透率进一步提升至16%。

● 电解液行业“小而美”。电解液是锂电池四大关键原材料之一,对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比容量、工作温度范围、循环寿命、安全性能等均有重要影响。

● 产业链价格有继续上行趋势。由于目前产能不足,而下游新能源汽车产销数据持续走高,六氟磷酸锂市场需求旺盛,其供应缺口不断拉大。



前瞻


全球锂电池需求量与动力电池占比将均稳步上升


受益于全球节能减排趋势及欧盟达成碳排放协议,全球锂电市场在2018年后进入需求高速发展时期。根据德勤的数据显示,2017-2020年,全球锂电池需求量持续上升,年复合组增长率达到了22.17%,其中动力电池装机量占比上升近18个百分点。2020年,全球锂电池需求量达到了279GWh,动力电池占比达到了54.5%。


预计随着电动汽车全球渗透率将的不断提高,2021-2025年的年复合增长率达34.4%,2025年,全球锂电池整体需求量将达到1223GWh,动力电池占比达75.2%。


行业实时


中国锂电发展


中国动力电池需求连续五年位居首位


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和新能源汽车销售额,在过去5年内,中国市场动力电池需求均位居世界首位,2020年,中国动力电池终端消费需求占比达到了44.1%,即使补贴退坡,伴随着中国政府对于新能源汽车整体及其生态链的大力支持,中国锂电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2020年,由于欧洲成为了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欧洲市场,推动欧洲动力电池市场需求将大幅增长,欧洲动力电池终端消费需求占比达到了30.4%,是全球第二大动力电池消费市场。




中国动力电池需求仍将保持高速增长


2016-2020年,由于我国对新能源汽车市场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推动电动车行业上游锂电行业的迅猛扩张,五年间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24.3%,2020年,我国动力电池终端需求达到了67Gwh。

虽然新能源购车补贴将于2022年年底结束,但国务院发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中指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要达到汽车新车销量总量的20%左右,宏观政策层面依旧支持新能源市场向好发展,德勤预计,2021-2025年我国动力电池终端需求复合增长率将为40%,2025年达到360GWh



锂电池发展方向



工信部在2020年11月出台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中定调了未来新能源产业发展的5项战略发展任务从技术、商业模式、竞争格局上进一步提升整体发展格局。

技术上:提高电池效率及再利用性,强调电池安全性,降低电池成本;商业模式上:强调合作,共同创建新能源车生态系统,发展数据驱动的锂电智能化(如智能充电和电池梯次利用与回收等);竞争格局上:鼓励产业链上下游打通,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开展全球布局。




大公司财报



砸48亿元加码锂电材料,中期业绩暴涨的天华超净将成“行业新星”?



9月1日,天华超净(300390.SZ)发布公告称,拟投建江安县年产5万吨新能源锂电材料项目,进一步扩大电池级氢氧化锂产能,预计总投资约23亿元。第一期项目计划于2022年底建成竣工,第二期项目计划于2024年6月30日前建成竣工。

9月2日,天华超净再度发布扩产计划,称公司拟分别投建年产6万吨电池级氢氧化锂生产线及年产5万吨新能源锂电材料项目。项目预计总投资25亿元。项目分两期建设,每期建设3万吨电池级氢氧化锂生产规模。预计启动时间为2022年第二季度,2024年12月底前两期全部建成竣工投产。




酷产品


把电池“穿”在身上 中国科学家实现纤维锂离子电池新突破



近日,《自然》主刊发表了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彭慧胜教授团队的一项研究。该研究系统揭示了纤维锂离子电池内阻随长度的变化规律,有效解决了活性材料和纤维电极界面稳定性难题,连续构建出兼具良好安全性和综合电化学性能的新型纤维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根据此项研究成果,长度为1米的纤维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可以为智能手机、手环、心率监测仪等可穿戴电子设备长时间连续有效供电。同时,该电池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循环500圈后,电池容量保持率仍然达到90.5%;在曲率半径为1厘米情况下,把该电池弯折10万次后,其容量保持率仍大于80%。



以锂离子电池为代表的储能器件,被称作现代电子设备的“心脏”。彭慧胜团队在2013年提出并实现新型纤维锂离子电池,为智能电子织物等可穿戴设备能源供给提供了新路径。然而,纤维锂离子电池研究多年来面临一项关键挑战,即面向块状锂离子电池的成熟生产体系难以适用于纤维锂离子电池,而国际上纤维锂电池的连续化制备研究几乎是空白,迄今为止报道的纤维锂离子电池长度均在厘米尺度。

“纤维锂离子电池如同毛线,要织成一件可以充电的毛衣,就必须保证有足够长的毛线。”彭慧胜团队成员发现,要实现纤维锂离子电池的连续化构建,就要从源头上厘清纤维电池内阻和长度的关系规律。通过广泛尝试不同电学特性的纤维集流体材料,他们最终揭示出纤维锂离子电池内阻随长度增加先减小后逐步趋于稳定的变化规律,为纤维锂离子电池的连续构建提供了有力理论支撑。

在此基础上,还要实现高效负载纤维锂离子电池活性材料的高效连续制备。“经典的方法是平面涂覆,但在纤维表面进行涂覆很容易产生不平整的串珠结构,对电池性能和稳定性都非常不利。”团队成员、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博士生何纪卿说。

为此,团队发展出新方法,通过调控正负极活性材料组分和粘附力,有效解决了聚合物复合活性材料与导电纤维集流体的界面稳定性难题,得到了高负载量、涂覆均匀和容量高度匹配的正、负极纤维电极材料。随后,团队相继开展了电池连续组装和封装等方法学研究,最终实现了高性能纤维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连续化稳定制备。